欢迎来到山东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
人物风采

“我只是个引路人”———记“三育人”标兵、理学院教师李夫明

发布时间:2019-05-27 发布者:乐达网络

9月初,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如期举行,在理学院数学建模培训中心,坐满了参赛的选手,迎接他们的将是三天三夜的奋战。在这些忙碌的学生中不时穿梭过一个年轻的身影,为参赛选手答疑解惑,伴随他的也将会是三天三夜的奋战。这是学生的战场,同样也是他的战场。他,就是我校理学院统计系主任李夫明。
  他是年轻的讲师,将激情挥洒在三尺讲台上,为枯燥的统计学注入了一股年轻的活力。虽然从教时间只有8年,却两次荣获“大学时期,我心目中最好的老师”称号,今年又被评为我校“三育人”标兵。
  “我只不过是把学生当成朋友,与他们的交流比较频繁而已,这可能就是我的优势所在。”李夫明谦虚地说,脸上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李夫明与学生的相处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师生关系演变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有许多同学在遇到困难挫折,甚至是遇到无法抉择的事情时都会去找他谈心。2007年考研结束后,统计专业的毛益强由于考试发挥失常,与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从而变得一蹶不振。为了让毛益强重新振作起来,正确看待考研与人生,李夫明主动找到他进行了长达几个小时的谈话,他耐心地说道:“考研虽然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它的成功与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只要你重新振作起来,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毛益强听后又重新振作精神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终如愿考取了东南政法大学的研究生。这样的事例在李夫明看来微不足道,但却在同学们心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
  之所以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不仅仅与平日里跟学生建立的深厚情感有关,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可以深深地吸引学生遨游在学术的海洋。“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要体现老师自身的特点,要让学生们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是有用的,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的课。”朴素的话语中流露出深刻的真谛。
  枯燥、乏味,这是多数人对统计学的第一印象。为了使学生有兴趣、有耐心地去听自己的课,李夫明在课堂上经常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大到国家人口信息普查,小到我们自身的收支问题,都被他运用到统计学的教学中。用他的话说,“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充满兴趣,觉得自己所学是有用处的”。
  “促使学生不断地自主学习,这才是最重要的。”在他看来,让学生学会学习远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他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不再是依靠老师死板学习,而要学会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源。“我只是个引路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的仅仅是一个引导作用,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期待,才会有学习的热情。”他说。
  在教学中,他两年来累计授课10门,其中本科课程9门、研究生课程1门。近两年来他的教学评价均为优秀,获得了学校2012年度教学质量奖,2013年“SRIT”计划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李夫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们多参加科技竞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参加科技竞赛除了可以增加实战经验,让学生学有所用,同时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学会如何在团队中生活。”李夫明说。
  虽然接触数学建模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学习,他很快成为了数学建模小组的主要辅导成员。这一路走来,只有他清楚其中的艰辛与不易。
  每逢暑假,理学院的教室里总是坐满了参加建模培训的学生,本就酷暑难耐的天气使座无虚席的教室变成了一个大“蒸笼”。每个同学心中的烦躁不言而喻,而李夫明却在三尺讲台上挥洒着汗水,激情饱满地讲解着数模知识与软件应用。在他看来,多一份忍耐或许就多一份成功。这是对学生的考验,同样也是对他自己的考验。
  正是由于对科技竞赛的不懈追求与努力,在他的指导下,参赛队员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013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他所带2队分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在2012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所带2队分获国家二等奖、省一等奖各1项;在2012“电工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所带4队获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3项。通过建模的指导工作,他意识到了科技竞赛的重要价值,更发现了藏在学生身上无尽的创造力和巨大潜力。
  “每当看到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时,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虽然比赛只有短短的三天,但这之前,李夫明和同学们都付出了相当多的时间与精力。李夫明默默地陪伴在同学们的左右,能为同学们传道解惑,也是他感到最为满足的事情。
  为人师表,就是他的梦想,或许并不远大,但却足以让我们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