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
学校首页
服务大厅
网站首页
本部职责
部门简介
本部职责
机构设置
年度计划
信息公开
历任领导
党外代表人士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党外代表人士
民主党派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中国民主同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
中国民主促进会
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致公党
九三学社
统战团体
山东理工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
山东理工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
民族宗教
工作动态
政策法规
各宗教介绍
港澳台海外
工作动态
办事指南
党外知识分子
工作动态
人物风采
双百活动
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
学习园地
常用下载
无党派
当前位置:
首页
党派团体
无党派
“无党派人士”名称的由来
发布时间:2019-05-27 发布者:党委统战部
无党派人士是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般称无党无派的知名人士为社会贤达。如1946年召开的旧政协会议,就有9位代表是以社会贤达的身份出席的。1948年,郭沫若等无党派知名人士在致电毛泽东同志,以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号召的时候,为了与以往的社会贤达相区别,最先使用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1949年,新政协会议还专门设立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
由于无党派民主人士是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老一代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减少,新一代无党派人士的出现,形成了多种称谓并存的局面。除了继续沿用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称谓以外,主要有无党派人士、无党派爱国人士、无党派知名人士、无党派代表人士和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等称谓。2000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无党派人士工作的意见》,正式规范了对无党无派人士的称谓,明确对无党无派人士群体称无党派人士,对无党派人士中的代表人物称无党派代表人士。2004年,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协章程修正案,也将无党派民主人士界别改称无党派人士界别。《意见》在此基础上作出进一步明确界定,即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