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理工大学党委统战部
人物风采

李长玲:良师益友 诲人不倦——访学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带头人、“双百工程”二层次人才、研究馆员李长玲

发布时间:2021-11-19 发布者:孙清立

她,博学多才,于情报学的海洋泛舟数十载;她,诲人不倦,以德育人,授予知识的同时授予优良品质;她,平易近人,与学生亦师亦友,有着一颗永远年轻火热甘于奉献的心。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学校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带头人,图书馆李长玲研究馆员,聆听她如何于情报学大海中泛舟,如何教书育人。

问:据我们了解,您现在研究的方向是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您可以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答: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是通过科学文献与网络信息的计量分析来达到科学评价的目的,是情报学的核心、基础研究内容。目前,正是大数据时代、高校“双一流”建设阶段,科学评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学校的许多决策都需要用科学评价做支撑,如人才评价、机构评价、学科专业评价等。

问:我们了解到您本科所学的专业是图书馆情报学专业,硕士所学专业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这两个专业间有什么联系吗?是什么让您做出了这样的选择与改变呢?

答:任何两个学科都有必然的联系,都有学科交叉,跨学科研究反而可以更容易有更好的科研产出。我本科毕业后一直在图书馆工作,并担任本科《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任务,后来为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又学习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管理是情报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学科交叉研究内容,也是这两个学科的平衡点,于是就开始从事知识管理方面的研究。再后来,授课研究生《信息计量学》课程,一直专注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的研究,但一些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还是会经常用到科研中。

问:学校将信息检索课程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您如何看待呢?

答:信息检索这门课程的学习非常有必要,几乎所有的本科一年级同学都不知道学术资源该从哪里获得,甚至许多老师也不知道,这便限制我们学校提高科研能力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门课程的开展,最主要的目的是教授同学们如何获得学术资源,其次是最大程度的减少学术资源的浪费。同时,信息检索还是伴随同学一生的必备能力,在学习生活中都可以用到,对于科研活动至关重要。

问:从网络了解到,您曾发表过《隐形知识共享的障碍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引文网络的潜在跨学科合作者识别》等多篇论文,涉及范围广泛,请问您如何进行科研的选题呢?

  答:时间段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读硕期间,选择知识管理领域进行研究。2005年开始授课信息计量学,之后专门研究信息计量与科学评价。随着知识的积累,2011年,我申请到第一个关于学科评价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之后一段时间就开始研究学科评价。2016年,申请到第二个关于跨学科合作行为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方向转向了跨学科合作行为。今年,觉得跨学科相关知识的识别会有助于跨学科合作创新,又申请了第三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所以说,科研选题一方面要结合自己当前的教学、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连续性与创新性。这样,才能掌握领域前沿,熟知学科空白,选题才能新颖、有意义。

问:据了解,您先后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课题多项,您开展科研工作的初衷是什么呢?对科研又持一种什么态度呢?

  答:科研的初衷可能是兴趣、爱好,但更多的应该是责任。一方面是作为导师对学生的责任,许多同学都有考博士的愿望,那我就必须要培养好他们的科研能力,对他们的前途负导师的责任;另一方面是作为成员对学科、对学校发展的责任,只有每位教师都把教学和科研做好,学科和学校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我觉得我的科研态度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达:高度严谨,踏实用心。这也是我要求我的学生在科研时应有的态度,这种态度使他们的学术基础非常扎实。目前,我指导过的情报学研究生11人毕业,9人考上了武汉大学、中科院、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今年会有第10位同学考取武汉大学的博士,师从情报学权威、顶级专家、资深教授马费成老师。

问:我们看到您曾获得省部级奖励一项,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项研究成果吗?

  答:说来惭愧,以前研究时不注重报奖,作为主要团队成员获得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2017年第一次主持以一篇SSCI一区国际期刊论文《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06 to 2010:based on analysis of the degree theses》申报省级奖励,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现在意识到了申请奖项的重要性,学科评估、博士点申报、一流学科培育等都要参考这些奖项,所以后续我也会努力申报尽可能多的奖项。

问:在这众多课题研究过程中,您肯定遇到过一些问题,您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呢?可以与我们分享一下吗?

  答:就像生活一样,科研困难一定会遇到。确切地说,不是困难,是挑战,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和突破。

  就像我2009年起连续三年申请国家社科基金,第一年没有申请成功,不过看到相似课题有其他人申请成功,觉得可能是自己的设计思路不好,经过改进,第二年入围,第三年(2011年)才拿到了基金。这三年的项目选题和研究思路越来越新颖、深入、细致,在困难和失败中学习到了很多,也进步了很多。

问:据个人资料显示,您是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硕士生导师,您在教学方面有什么见解或教学理念吗?

  答:在研究生课程《信息计量学》授课时,我会采用授课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课后,让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授课内容,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想法做成PPT,选择成果质量好的在课上展示,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科研,怎样才能做好科研。这种授课方式,让《信息计量学》被评为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研究生督导赵老师评价说,“这种授课方式值得推广”。

  在与研究生相处时亦师亦友,有时会带他们去爬山、骑行,与同学们的关系很近,潜移默化地稳定他们的心态,磨练他们的意志。同时,我还对中医、心理学略有研究,课余时间,也会和学生交流一些这些方面的问题,让他们不仅学有所成,且身心健康。

问:您同时承担本科生《文献检索》与情报学研究生《信息计量学》的教学任务,您认为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区别在哪里呢?

  答:本科生与研究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等重要。《文献检索》课程的学习也是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实习的题目很难从课本中找到答案,必须学会使用课上学习的知识资源和检索方法,才能找到结果。也正因为本科生的动手能力不足,导致了本科生在读研究生初期科研能力不足,所以我认为本科生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

问:对于当今大学生,您有什么建议吗?

  答:对于当今大学生,我有四点建议。一是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无论在什么学校,学习什么专业,都应该用心读书。现在网络的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想学习的知识都可以从网上找到,要利用一切的资源丰富自己。

  二是应执着追求,不懈努力。有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努力,每天积累,目标就慢慢实现了;有小目标、大目标,每天努力准备着。

  三是应培养“我认为”的意识。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反驳他人,甚至是老师的想法。因为不同作者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所以不要局限于课本的学习,要看课本外的相关教材、高质量的中外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产生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形成“我认为”的思维模式。

  四是应该多与老师交流,老师才会知道你的需求。之前,金融学的一位同学,参与“挑战杯”,不懂参考文献书写格式,找到我,我不仅告诉她参考文献的问题,还教给她怎样用图表表达数据,这位同学最后获得“挑战杯”省级特等奖,我也借同学的光,很荣幸获得“挑战杯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另外,信管的一位同学在大二时找到我学习情报学,大三就发表了图书情报学高水平研究论文,后来读完硕士,成功考取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所以,与老师交流就会有收获和提高。

  于情报学沉浸数十载,使她为师、为学者都无愧于学生、学校,这种迎难而上,严谨认真的探索精神更是当代学者在学术上的典范。正是这种德艺双馨,踏踏实实的优秀教师,一点一点地保持着学校内优良的学术风气。(来源:新闻网 作者:王天雨 栗晓蓉)

【教授简介】李长玲,女,硕士,研究馆员,山东理工大学“双百工程”二层次人才。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带头人,情报学二级学科方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全国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学位中心网上通讯评议专家,CSSCI期刊《情报理论与实践》、《图书情报工作》审稿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信息管理与传播交叉学科”排行榜第52位(榜单共563人)。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级课题6项,发表SSCI、CSSCI高水平论文80余篇。作为主要成员获教育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首位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