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东海大学周忠信教授来我校短期交流访问
应学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邀请,台湾东海大学周忠信教授7月22日至24日来我校做短期学术交流访问。
周忠信是台湾东海大学咨询工程系的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研究与开发。周教授在担任东海大学教授的同时,担任了台湾最大的软件企业鼎新电脑公司的软件开发技术总监的职务,参与了众多软件开发项目,具有二十多年的软件开发经验。2005年我校聘请周忠信教授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此次交流访问期间,周教授作了题为《台湾软件产业的成功经验》的学术报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持续两个小时。 周教授报告主要介绍了台湾的软件产业发展现状,结合自己的软件开发经验,介绍了软件开发的方法、开发流程、常用开发工具、开发平台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他详尽介绍了IT市场的分类情况,对系统开发,IT管理,流程管理, 硬件维护,软件支持,顾问服务等方面的市场变化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软件产品的主要分类,对系统类软件、工具类软件、娱教类软件、个人类软件、家庭类软件、企业类软件、通讯类软件及嵌入式软件进行了分门别类的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其所在企业的ERP软件开发经验和嵌入式软件发展方向。并强调了成功的软件必须是健康的软件,即软件功能完备、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升级;软件必须是基于需求与创新的结合体;必须符合软件工程的开发模式;具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良好的团队模式;成功的软件开发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外部市场环境。 周教授还介绍了台湾东海大学培养计算机软件人才的课程设置及课程考核等方面的问题,并建议软件开发人员完成软件工程,互联网程序开发,数据库程序开发,个人软件流程,软件生命周期管理,软件专案管理,软件测试与试验,物件导向分析流程与设计、实证(practical study)软件工程(研究开发过程的细节问题, 实际效率,生产率等方面的问题),软件品质管理,软件流程改善,软件架构等课程。 报告结束后,周教授回答了我校部分教师和同学的问题。 交流访问期间,周忠信教授还与其助手参加了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骨干教师的座谈会,座谈时间两个小时。 在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骨干教师的座谈中,周教授主要介绍了鼎新电脑公司所采用的软件需求表达模式,他们采用的PS(pseudo software)软件需求表达模型,是其公司的专利技术,有利于减少软件供求双方的需求分歧,提高了软件开发效率,缩短了软件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软件开发质量。针对我院教师提出的问题,周教授亲自演示了PS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并回答了关于PS 的有关问题。座谈双方还交流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的若干问题。 通过此次交流,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教师及同学进一步认识到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了解了台湾软件行业的运作模式及软件人才的培养方式。对于改进学院的办学模式,提高计算机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